前不久的AWE2024期間,長虹、創維、三星等電視廠商紛紛亮相自家的藝術電視新品,力推家庭場景化美學藝術。這里的藝術電視只是統稱,具體到各家的產品上,命名會有一定不同,比如三星的畫壁電視,海信的藝術電視,長虹的壁畫電視,創維的壁紙電視等等。以AWE2024為例,長虹推出了長虹壁畫+系列電視,包括“星箔”和“臻鏡”兩個系列;創維亮相了旗下兩款壁紙電視新品Q9E和Q8E;三星則發布了新款The Frame畫壁藝術電視LS03D,號稱是業內首個獲得潘通藝術認證的電視;海信藝術電視也得到了其最新AI技術的加持。從名字也不難看出,這些產品的共同點都是突出電視的藝術性、觀賞性、裝飾性,具體就是在作為一臺電視的同時,在外觀、屏幕、應用等方面有更加藝術化的適配。而當電視從“功能性產品”升級為“藝術性產品”時,又能否為銷量承壓的電視市場帶來一些新的增量?電視行業的“藝術風”,其實從去年就已經刮起來了,除了我們剛剛提到的電視廠商外,像LG、卡薩帝等,在2023年都有相關產品推出。2023年末,京東發布的一份《消費者更喜愛的平板電視年度熱賣榜》顯示,京東藝術電視自年初以來的銷售超預期,成交額同比提升超過8倍。去年618期間,天貓也有數據顯示,藝術類電視相關搜索量同比上年增長230%。雖然藝術電視的概念早已有之,甚至可以追溯到十年前,但不同于早前廠商們比較分散地入場這一賽道,這兩年,電視廠商們顯然在把“藝術電視”作為一個更為明確的細分賽道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這一賽道中,還有一類比較特別的玩家——投影廠商。去年,極米推出了100吋柔光藝術電視MIRA,將“藝術投影”的概念賦予到其投影產品上,包括硬件層面的幕布藝術畫框、軟件層面的數字藝術館應用等。
極米柔光藝術電視MIRA(圖源:極米官網)
智能投影“藝術化”的優勢在于,使用更加靈活,更能擺脫場景限制,比如直接將畫面投到任意一面墻上。而且在一些特定情境下,投影帶來的藝術體驗也會更具沉浸感,比如通過在墻上投出一扇窗,窗戶造型不僅能自由選擇,而且“窗外”既可以是動態的海浪濤聲,也可以是城市的車水馬龍,這是目前很多投影產品能夠實現的。從智能電視到智能投影,也進一步表明,在大屏市場開辟的“藝術賽道”,的確是有一定市場的。實際上,隨著這兩年入局廠商的增多,藝術電視相關標準的制定也在同步進行。2023年2月,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發布了關于團體標準《藝術電視基礎規范(暫定名)》立項的公告;11月,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正式發布實施了《藝術電視技術要求和測試方法》和《視覺疲勞測試與評價方法 第3部分 電子紙可讀性測試及評價方法》兩項團體標準。隨著相關標準的制定,藝術電視賽道的發展也有望迎來更多助力。藝術電視逐漸興起的背后,很大程度上是來自近兩年電視行業發展的轉向。一方面,是當電視行業整體承壓,電視廠商們試圖尋找新的增量。根據奧維云網數據顯示,2023年中國彩電市場零售量為3142萬臺,同比下降13.6%;根據洛圖科技數據,2023年中國電視市場品牌整機出貨量為3656萬臺,同比下降8.4%。
2011-2023年中國彩電市場零售規模走勢(圖源:奧維云網)
雖然數據有一定差異,但卻都表明著電視出貨量達到了近十年最低,反映著電視市場不容樂觀的發展狀況。在此背景下,藝術電視或將算是一個有望帶來增量的新賽道。另一方面,是面對新的市場環境和消費需求,電視本身也需要更多新變化。智能電視發展十多年,一直都是作為看劇觀影的設備,但這十多年間,也是智能手機、PAD等屏幕終端極速發展的階段。這帶來的問題是,即便電視屏幕更大、顯示更優,但就看劇觀影而言,依然容易被其他屏幕分流。而且,在顯示技術、終端性能等方面,電視短時間已經很難再有革命性的突破。這意味著,電視在繼續鞏固家庭看劇觀影優勢的同時,還需要找到更多屬于自己的獨特優勢。于是,通過軟硬件的創新,拓展電視的使用場景,成了這兩年電視廠商們的共同選擇。藝術電視這種同時兼具功能性、藝術性、觀賞性的設備,自然就是這種拓展下的代表性產物。其實除了藝術電視,近兩年另一個熱門電視品類——可移動、可旋轉的移動智慧屏,也是這種拓展下的產物。過去兩年,從百度這樣的互聯網大廠到主流電視廠商,都紛紛入局這一賽道,起勢頗快,因此2023年甚至被稱為移動智慧屏發展元年。艾媒咨詢此前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,在消費者購買家電產品的偏好因素中,產品設計獨特、智能類家電、產品精致美觀占比最大,分別是27.6%、21.3%、17.9%。簡單理解,就是大家都喜歡更具差異化的產品,尤其是要有顏值。無論是藝術電視,還是移動智慧屏,顯然都能歸于此列,也成了這兩個品類如今加快發展的內在邏輯之一。雖然切入藝術電視賽道已經是主流電視廠商的共同選擇,且這一新品類的確有望給銷量承壓的電視市場帶來一些新的增量,但同時,由于是一個剛剛起步的細分賽道,藝術電視接下來能產生多大的聲量,則尚未可知。根據洛圖科技發布的數據,2023年,中國藝術電視在整體市場的零售量滲透率約為1%,銷量同比增長近20%。如果按其公布的2023年3656萬臺的電視整體出貨量來算,藝術電視2023年的市場規模僅三四十萬臺,不到電視整體出貨量的零頭。既然作為一個新的電視品類,藝術電視自然要有一個培養用戶認知的過程。目前,產業中雖然有了一些相關標準,但由于電視廠商們基本還處于各自為戰的狀態,比如品類名稱都尚未統一,這無疑會增加建立起廣泛市場認知的時間。不過有一點值得肯定的是,在抖音、B站、小紅書等平臺,廠商們推廣藝術電視的策略,很多是以打造一種生活方式,或建立一種生活美學的角度切入,而不再是單純的強調畫質、音質、內容這種很難看出差異化的策略。相比之下,前者顯然更容易討得年輕人的歡心,也更容易讓用戶為電視的“藝術性”買單。另外,目前各廠商藝術電視產品的售價,普遍都在五千元以上,上萬元甚至幾萬元的也十分常見,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藝術電視的普及門檻。雖然電視廠商們可能有硬件成本,或者是想把藝術電視打造成具有更多附加值的高階電視的考量,但其實,很多用戶尤其是年輕用戶,選擇藝術電視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其顏值優勢。所以,一些藝術電視產品可能并不需要太高的配置,就能獲得用戶青睞。而隨著價格降低,藝術電視的普及速度也會加快。除此之外,要想用戶更樂于為藝術電視買單,只有藝術性這一個差異化賣點,或許也是不夠的,如何在此之上給用戶提供更多獲得感,比如和移動智慧屏的旋轉、移動等特性結合,再比如提供更多專屬畫作、畫框,或進行品牌聯名等,也是需要廠商們進行更多考量的。總的來說,當下階段電視廠商們開辟藝術電視新賽道、拓展電視使用新場景的探索,是值得肯定,也是十分必要的,這不僅有利于為電視市場帶來新增量,也有望改善用戶對電視的傳統認知。但同時,作為一個新的電視品類,藝術電視的發展也尚有諸多問題需要解決,這有待廠商們的進一步發力,也有待市場的進一步檢驗。